-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高壓電氣設備未來安全檢修的趨勢與挑戰
2024-12-06 16:18:00 來源:能源科技
陳德兵?徐立東?王?軍?廖?渠?梁長春
(華北油田第四采油廠,河北廊坊 065600)
摘?要:隨著電力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高壓電氣設備的維護與安全檢修成為確保電網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未來高壓電氣設備維護的發展趨勢將側重于智能化、預防性維護策略以及遠程監測技術的應用,旨在提高檢修效率、減少非計劃停運并保障人員安全。然而,這一進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技術升級的投資成本、數據安全與隱私問題、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以及適應不斷變化的電力市場需求。因此,本文將深入分析高壓電氣設備維護的未來趨勢,如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的融合應用、狀態監測系統的普及,同時探討面對這些趨勢時,企業與行業需克服的主要障礙與解決方案,以促進高壓電氣設備維護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高壓電氣設備;安全檢修;遠程監測技術;專業技能人才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24)14-0014-03
1項目背景
目前,高壓電氣設備維護主要依賴定期預防性維護和故障后修復兩種模式。定期檢查雖能一定程度上預防故障,但頻繁停機檢查導致成本增加且效率不高;故障后修復則可能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安全風險。傳統的監測手段如紅外熱像儀、超聲波檢測等被用于檢測設備的熱缺陷和局部放電現象,但這些方法依賴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IEC、IEEE等國際組織制定了一系列高壓電氣設備的安全操作、維護和檢修標準,確保作業安全,但隨著技術發展,現有標準需不斷更新以適應新挑戰。
研究聚焦于集成傳感器網絡、無線通信和數據分析平臺的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實現設備狀態的連續監測和早期預警,如基于機器學習的故障預測模型[1]。在難以觸及或危險環境中,無人機和機器人被用于高壓設備的巡檢,提高了檢查效率,保障了人員安全。新型絕緣材料的研發,如納米復合材料,旨在提升設備的耐壓性能和使用壽命,同時減輕重量和環境影響。隨著監測數據量的爆炸性增長,如何高效處理這些數據,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成為一大挑戰[2]。智能電網和遠程監控系統的普及增加了網絡安全風險,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免受網絡攻擊至關重要[3]。新技術的應用要求維護人員掌握更多跨學科知識,如數據分析、信息技術等,培訓體系需相應升級。新技術的引入和升級往往伴隨高昂的初期投資,如何平衡長期效益與短期成本,是實施新技術的關鍵考量。
2創新思路及制作
高壓電氣設備維護在未來安全檢修的創新思路可以利用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AI)技術,實現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和智能診斷[4]。通過安裝傳感器收集設備運行數據,運用AI算法分析數據,預測潛在故障,從而轉向預測性維護,減少非計劃停機時間,提高維護效率和安全性。發展基于云平臺的遠程監控系統,使維護人員能夠在控制中心遠程監控高壓設備狀態,執行故障診斷和部分維修操作,減少現場作業風險,同時提高響應速度[5]。開發專用的巡檢機器人和無人機,用于難以到達或危險區域的高壓設備檢查,例如輸電線路、變電站頂部等。這些設備配備高清攝像頭、紅外熱像儀等傳感器,可自動完成檢測任務并反饋數據,極大提升檢查效率和安全性。在維護和檢修過程中引入AR技術,可以為現場技術人員提供實時的設備信息、維修指南和虛擬培訓,幫助快速定位問題、指導操作步驟,減少人為錯誤,提高工作效率。
整合上述技術,設計一個集成化的智能維護管理平臺。該平臺應包括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分析與預測模塊、遠程監控與控制界面以及維護決策支持系統。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研發專用的傳感器、智能終端、巡檢機器人和無人機,進行嚴格的性能測試和安全評估,確保設備能在高壓環境下穩定可靠運行[6]。開發相應的軟件系統,包括數據處理算法、AI模型訓練、云平臺服務和移動應用等,持續迭代優化,提高系統的精準度和用戶體驗,確保所有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符合行業安全標準和法規要求。參與制定或遵循最新的國際和國內標準,如IEC 61850等,以保障設備和人員安全[7]。對維護人員進行新技術培訓,提高其對智能維護系統的熟悉度和操作能力。同時,通過案例分享、行業會議等方式,推廣新技術的應用價值,促進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安全水平提升。
通過這些創新思路與制作實施步驟,可以有效應對高壓電氣設備維護未來面臨的挑戰,推動安全檢修向更智能、高效、安全的方向發展。
3應用效果及效益評價
采用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能顯著降低現場作業的風險,減少因人工錯誤導致的事故,提升工作安全性。同時,通過預測性維護策略,提前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減少了設備故障停機時間,提高了整體運維效率[8]。雖然初期投資于智能化和自動化系統的成本可能較高,但長期來看,由于減少了非計劃停機、降低了維修成本和人力成本,整體運營成本會有所下降。此外,通過優化維護計劃,避免了過度維護或不足維護,進一步節省了資源。智能維護系統能更精確地控制能源消耗,減少設備運行中的能耗和排放,對環境保護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通過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減少了設備更換頻率,降低了廢棄物產生。
4面臨的挑戰
(1)技術與資金門檻。先進的維護技術如AI、大數據分析等要求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資金投入,對于一些小型企業或資源有限的組織來說,可能難以承受。
(2)數據安全與隱私。隨著大量設備數據的采集與傳輸,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成為一大挑戰。數據泄露不僅可能導致經濟損失,還可能影響電網的安全運行。
(3)技能轉型與培訓。新技術的應用要求維護人員掌握新的技能,包括數據分析、軟件操作等,這需要大量的培訓和時間。如何高效地進行人員技能轉型,保持團隊的技術競爭力,是一大難題。
(4)標準化與兼容性。在不同廠家設備之間實現數據共享和系統集成,需要統一的標準和協議。當前,行業標準的不統一限制了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操作性。
(5)成本與投資回報。智能化維護系統的高初始投入和復雜性,使得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決策時猶豫不決。
(6)法規與標準適應。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的法規和行業標準更新滯后,可能阻礙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高壓電氣設備維護的未來趨勢在提高安全與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但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還需克服技術、資金、人員技能以及標準化等方面的挑戰[9]。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將推動高壓電氣設備維護向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模式轉變。
5結語
高壓電氣設備維護的未來在于深度融合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通過智能化、遠程化手段實現高效、安全的預防性維護。面對挑戰,行業需加強技術創新與合作,推動標準化進程,同時注重人才培養和技術普及,以實現技術進步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政府與行業組織應積極引導,制訂適應技術發展的政策與標準,保障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最終,通過持續努力,將這些挑戰轉化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
參考文獻
[1] 李軍鋒.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力設備圖像識別及應用研究[D];廣東工業大學;2018.
[2] A.Brown,M.Thomps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Remote Monitoring in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118.2021.
[3] IEC 61850 Standard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2022.
[4] J.Smith,R.Patel."Predictive Maintenance in High-Voltage Equipment Using IoT and AI:A Review".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34(3).2015.5.
[5] 許素強.電力設備質量監督與風險管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9.
[6] 李治國.國網電力設備缺陷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20.
[7] 王劉旺.基于云計算的電力設備監測數據的集中并行處理與診斷[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
[8] Global Energy Institute."Best Practices for Implementing Predictive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High-Voltage Applications".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PRI).EPRI-300200-2021.
[9] P.Johnson."The Future of High Voltage Equipment Maintenance:Trends and Challenges".Energy & Power Magazine.2020.
作者簡介:陳德兵(1975—),男,四川樂至人,企業技能專家、特級技師,研究方向:新能源、智慧化油田建設、電力線路運維等。
The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Future Safety Maintenance for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CHEN Debing,XU Lidong,WANG Jun,LIAO Qu,LIANG Changchun
(Fourth Oil Extraction Plant, North China Oilfield Company,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Alongside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power grid scale and the growing demand for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the maintenance and safety inspections of 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have become crucial to ensuring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rid. The future trends in maintaining such equipment will focus on intelligenc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all aimed at enhancing maintenance efficiency, reducing unplanned outages, and safeguarding personnel safety. However, this progression also confronts multiple challenges, including investment costs for technological upgrades,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concerns,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skill professionals, and adapting to the evolving demands of the power market.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future trends of 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big data analytics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s, while also discussing the principal obstacles and solutions that enterprises and the industry must address to overcome these trends, thereby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Key words: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maintenance;safety inspections;intelligence;preventive maintenance;remote monitoring technology;investment costs;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skilled professionals; market demand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