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中油測井科研與服務同頻共促CCUS業務發展
2023-04-03 10:51: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牟?瑜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石油測井有限公司全年在長慶、吉林、華北等油田共開展CO2注氣更新井/評價井裸眼完井綜合評價、注采開發井動態監測等技術服務超過900井次,同比增長一倍以上,保障中石油CCUS“四大工程示范區”與“六個先導試驗區”年注入量突破百萬噸。
2022年,為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緊跟集團公司綠色低碳轉型工作部署,加快CCUS技術體系的構建和市場服務能力的拓展,中國石油測井有限公司組建CCUS工作團隊,成立新業務拓展工作專班,通過“科研攻關+工程服務”“項目+平臺”多種形式結合,以CO2地質利用與封存需求為導向,聚力開展CCUS觀測、監測與證實配套測井技術的研發、升級和工程技術服務。
提前布局技術體系,拓展人才庫容,搶占業務高地。該公司圍繞CO2地質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中的場地選址、氣驅注采運行、長期風險管理等不同建設階段,開展多學科與現場建設深度調研,對覆蓋全流程的測井評價、監測技術進行系統梳理,快速落實測井應用“切入點”,精準引領裝備工藝“升級點”,積極探尋理論機理“創新點”;在注氣前的選址階段,基于常規與聲、電、核多維成像測井,建立以多指標場地表征為核心、多屬性動-靜態建模為手段的靶區適宜性評價技術及選址一般流程,注氣驅油運行階段,形成CO2管外竄漏檢測、氣驅前緣監測等技術服務體系,優化注采動態+井筒完整性+剩余油飽和度+氣驅前緣一體化評價方案,保障氣驅提高采收率及碳封存工程的安全高效運行;推進超臨界態巖石物理分析測試能力建設,以提供封存安全性評價等實時服務;建立了以CCUS測井評價、監測技術體系為核心的CCUS全產業鏈測井應用框架、技術清單與服務指南。同時,進一步暢通了裝備儀器、解釋評價、巖石物理等交叉學科與跨部門的調研交流渠道,與高校、外部高端工程平臺聯合打造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機制,與西北大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注重快速提升團隊成員“懂技術、懂數據、懂現場、懂戰略”的多邊形核心能力。
堅持現場需求導向,提升監測服務質量,有力支撐油田試驗區建設。該公司根據油田二氧化碳驅多年經驗,圍繞更新井與老井的完井、固井、氣驅三階段提供工程技術支撐,緊跟生產質量分析動態,系統梳理了二氧化碳驅的井筒完整性檢測、同層見氣/跨層氣竄識別、注入低效低壓區分布監測、注采剖面動態監測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問題集中診斷,形成解釋評價對策及測井采集系列優化建議。在長慶油田,全年實施多維成像、動態監測、工程找漏及光纖新技術試驗100井次以上,保障長慶工程注氣17萬噸以上;在吉林油田,重新厘定CO2驅第三類儲層劃分標準,分析篩查CO2驅潛力層29口井72層,優化套后飽和度測井方案,開展井筒完整性評價,測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完成各類測井作業367井次,助力CCUS“吉林模式”實現注氣40萬噸年度目標。
據悉,該公司申報2023年度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與監測技術研究》已獲得批準,將在新的一年緊跟CCUS產業關鍵技術需求,持續致力于各類CCUS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發,提升CCUS綜合服務業務水平,積極融入國家、地方、油田的CCUS項目建設,打造二氧化碳地質利用與封存的原創技術策源地。
上一篇:織牢安全生產“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