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毛片免费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_一级黄色视频网页 -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中國科技縱橫 中國科技縱橫雜志社官方網站
熱點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 能源科技

俱懷逸興壯思飛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1年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2-03-24 15:20:00    來源:能源科技

本刊記者 李 倩


《論語》有云:三十而立。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

2020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面提出了國家高新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任務,明確指出要“將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俱懷逸興壯思飛,國家高新區發展正當時!

2021年,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導與協助下,國家高新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治理能力,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動能。

創新為支點,撬動大經濟

《意見》提出,要從“大力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吸引培育一流創新人才,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三個方面入手,“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讓國家高新區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岷山行動”計劃是成都高新區2021年推出的特色做法,以解決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的實際能力和成效為評價標準,揭榜掛帥。首批需求榜單發布后,共吸引申報團隊92個,其中包括18個院士領銜團隊。

目前,已有成都岷山氫能及碳中和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功率半導體技術研究院等6個新型研發機構成功揭榜,獲得扶持資金約4.5億元。

“成功揭榜的團隊需簽署揭榜任務書,立下‘軍令狀’,按照既定目標和‘里程碑’節點全力攻堅,并采取‘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淘汰’的管理方式,及時中止未履約或進展不佳的項目?!背啥几咝聟^科技人才局副局長王小寧說。

同時是科技創新,讓燕郊高新區以占廊坊1%的土地面積創造了10%的經濟體量和規模。

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燕郊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190.3億元,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完成363.7億元,同比增長21%。

距離北京近,享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燕郊高新區與北京市科委、通州區科委建立了順暢的聯系渠道,簽署《科技創新發展合作協議》,加快與北京高等院校共建實驗室,推動京冀科技和產業融合。

北京研發,燕郊轉化。燕郊高新區內,鼎聯科技、穩控科技、鐳科光電等企業與清華、北大、北航、北理工、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已開展科技合作31項、共建研發平臺6個。

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人才。

在打造人才創新高地方面,石家莊高新區堅持人才引領創新發展,啟動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的國際人才中心和外國專家公寓建設,采取“線上+線下”雙向服務模式深入開展“人才綠卡宣傳月”活動,為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

2021年,石家莊高新區引進科技創新高端人才53人,其中國際科技前沿頂尖人才8名。

科技創新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

“火炬中心加快完善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不斷暢通技術要素進入經濟體系和產業體系的渠道。”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介紹。

截至2021年9月20日,共登記技術合同347748項,成交額2071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4%和45.6%,技術合同交易總量延續增長態勢。

“小”博大,以“新”為劍,國家高新區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進程。

2021年前9個月的數據顯示,169家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3.9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7.9%,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國家高新區新注冊企業43.6萬家,同比增長34.1%;國家高新區的GDP達到10.2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的12.4%。

國家高新區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戰略支撐和新增長點。

引源頭活水,聚創新活力

《意見》提出,要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壯大,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強對科技創新創業的服務支持”三方面“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

有活水,自有不竭動力。

高新技術企業群體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當前,全國共有27.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僅占全國企業總量的0.6%,研發經費投入卻高達1.33萬億元,超過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的70%。

為了推動科技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科技部火炬中心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推出了企業創新積分制,通過創新積分主動為企業增信授信,切實引導技術、資本、人才、公共服務等各類創新要素向科技企業集聚,助力科技企業快速成長。

目前已在首批13個國家高新區進行試點,目前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工作已經啟動。

此外,科技部火炬中心還在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政策研究和創業孵化載體政策研究,爭取有更加優惠的政策出臺。同時,探索在高新技術企業中推行加計扣除政策、延長創新孵化載體優惠政策等的可行性。

“海淀創業園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服務見成效,金額創新高?!敝嘘P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主任趙新良介紹,海淀創業園分類整合800余家優質合作機構資源,高效鏈接融資需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021年已舉辦“三三會”、投資人見面會等9場融資對接活動,180家次企業、600余家次投資機構參加。他們還聯合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累計免費推薦240家優質企業登陸“四板”,幫助企業規范化經營,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

常州作為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重要發祥地,制造業一直是城市發展的最亮特色、最大優勢、最強競爭力,曾經憑著“小桌子上唱大戲”的膽氣、構建出以“九條龍”為特色的工業體系,創造全國“中小城市學常州”的輝煌。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常州發布了《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在加快長三角產業中軸上,全市“十四五”期間將安排500億元以上政策性基金,旨在撬動8000億元以上社會資本投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上,對新獲評的國家級產業集群給予集群促進機構最高100萬元獎勵,對機評審的集群內重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單個集群累計獎勵最高可2000萬元;

實施“登峰計劃”,對營業收入首次超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獎勵。

2021年,大連金普新區通過深度探索“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梯度培育模式,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全覆蓋的培育體系,打造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發展道路,目前擁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家。

一池春水起漣漪。

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發展,成為各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據統計,20211月份至8月份,全國規上工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0.1萬家,以占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總體25.1%的比重擁有37.3%的資產總計,實現了33.4%的營業收入和40.3%的利潤總額。

構建新體系,制造到“智造”

《意見》提出,要“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從而你“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

“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國家高新區從新興產業與主導產業發力,彈奏出時代之聲。

2021年前8個月,武漢東湖高新區主導產業繼續強勁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255.2億元,同比增長40.2%;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完成規上工業產值261.2億元,同比增長21.3%。

2021年,為加快構建主導產業體系,淮安高新區瞄準芯片設計與制造、半導體配套和應用等方向,以榮芯半導體公司為龍頭,打造百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主攻數控機床、智能化專用裝備等領域,以精品鋼簾線項目為重點,打造兩百億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江陰高新區瞄準以特鋼新材料及制品為特色,高端封測、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為支撐,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為戰略的“1+3+1”先進制造業體系,加快推動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發展集約。

總投資200億元的聯動天翼動力電池及系統、總投資150億元的中信泰富特鋼主題產業園、總投資100億元的長電晶圓級微系統集成高端制造、總投資22億美元的盛合晶微高端封測等一批優質項目相繼落地。

2021年,新余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緊盯“新增300億元產能”這個總目標,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企業三管齊下,園區經濟總體呈現“速度加快、成本下降、效益提升”良好發展態勢,園區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預計260億元、同比增長42.28%,累計實現稅收預計13億元、同比增長102.2%,新增規模以上企業預計10家。

據統計,2021年,新余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共簽約項目27個,簽約總金額超10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個,包括由恒吉集團投資50.8億元的年產20萬噸低氧銅桿、5萬噸鋁產品項目;中聯力威投資51.8億元的工程機械制造項目;江蘇新強汽車投資30億元的年產2000臺新能源專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江西增鑫科技投資20.8億元的智能化養殖設備研發生產項目等。

直面發展,更要直面短板。

下一步,國家高新區要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本地基礎條件,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因園施策,聚焦特色主導產業,加強區域內創新資源配置和產業發展統籌,優先布局相關重大產業項目,推動形成集聚效應和品牌優勢,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避免趨同化。


沈陽高新區高新產業


以開放之姿,造發展氛圍

《意見》提出,要“加大開放創新力度”,要“營造高質量發展環境”。

開放是有容乃大,發展是攜手共行。

2021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及科技園區合作任務,搭建和完善政府間創新創業合作框架,促進創新園區及創業載體開展國際合作;指導和支持國家高新區組織一系列技術新、水平高、影響廣的跨境創新創業賽事,促進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提升我國科技創新創業質量。

以西安高新區為例。

2021年,西安高新區積極支持企業創建海外創新平臺,優化全鏈條式孵化網絡,加速創新資源匯集。截至目前,累計創建雙創載體171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4家,科技部備案眾創空間24家。與吉爾吉斯斯坦、南非等國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累計創新海外創新平臺17家。

同時,西安高新區全力做好規劃引導、布局優化和政策支持等相關工作,創新性推出《關于支持硬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創九條”),設立9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加速科技創新主體培育、技術成果轉化,推進創新生態構建,全面激發區域創新活力。

合作才能共贏。

2021年,蘇州工業園區大力實施開放創新合作,深化國際創新合作,推動新加坡科研局在園區設立新加坡以外首個分支機構。

截至2021年9月,在國內外創新前沿區域布局離岸創新中心22家。推進區域協同合作,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滬蘇同城化,引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科研資源,深化與中國商飛、上海醫藥臨床研究中心等戰略合作,與上海技術交易所共建長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

在此基礎上,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形成了覆蓋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與20余家金融機構合作推出園科貸、知識貸、扎根貸等創新債權融資產品9款,累計為1400余家企業解決貸款需求300多億元。

窺一斑而知全豹。

這一組組數據顯示國家高新區經濟保持良好增勢,創新創業持續活躍。

斗轉星移,萬象更新。

進入“十四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重構全球經濟結構。以《意見》提出的原則和目標任務與為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將直面發展要求、發展目標、發展環境等的變化,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己任,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把高新區建設推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力爭“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園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大連高新區遠景

電話: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歸中國科技縱橫所有

《中國科技縱橫》雜志社 京ICP備18024177號-1 ICP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