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從海上成長起來的“土專家”
2024-12-05 10:45:00 來源:能源科技
王?為?劉?濤
2024年4月29日,山東省總工會召開慶祝大會,對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石油鉆井工首席技能大師羅澤民給予表彰。個子不高、清爽短發、貌似明星潘長江的羅澤民,從海洋鉆井平臺鉆工干起,一步步成長為海上的“土專家”。
他就是個“鐵鉆工”
1990年,技校畢業后,羅澤民被分配到海洋鉆井公司勝利五號平臺。在農村長大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海。與童年歌謠里唱的不一樣,這里沒有海藍藍、沒有沙灘。建設期的埕島油田,碼頭和船還比較簡陋。但是,從看到矗立在海天之間的鉆井平臺那一刻起,羅澤民心中的夢想就被點燃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
1995年,羅澤民成為同年分來的40多人里第一個干司鉆的人。而剛干司鉆不久,他就遇到了難題。一口井離井底400多米就下鉆遇阻,辦法都想盡了,只能打“替根”劃眼,頻繁地倒方鉆桿、接單根、換立根,班組員工已經極度疲憊。見此情景,他帶頭站井口喊起號子:“石油漢子,一聲吼啊!大海也要抖三抖啊!”就這樣,拼了三天三夜,終于將15根鉆桿劃下去。當鉆井液返出的那一刻,羅澤民如釋重負。“這小伙子行,就是個‘鐵鉆工’!”平臺經理夸贊道。
圖為羅澤民創建石油鉆井工綜合訓練室,為鉆工們建立一個“家”
憑借過硬的本領,羅澤民在海洋鉆井公司第二屆技術比武中脫穎而出,榮獲司鉆第一名。從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他輾轉多個平臺,在環渤海參與打井300多口,一步步從學徒工成長為技能大師。
“土法上馬”攻克現場難題
“平臺現場遇到的難題,就是我攻關的課題。”工作中,羅澤民發現吊運套管頭過程不安全、井口安裝時效低,就現場用工字鋼、螺栓和鋼絲繩制作了安全便攜快速吊裝器,不僅解決了安裝平衡度差影響質量的問題,還將6人3小時的工作量減少為4人1小時就可完成。他制作的便攜快速吊裝器,平臺一直使用。該項成果獲得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合理化建議一等獎,拿到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在評獎過程中,專家戲謔道:“土法上馬,管用!”
嘗到創新甜頭的羅澤民信心倍增。2017年年底,新勝利五平臺首次與馬來西亞云頂公司合作,甲方提出鉆井液循環低架槽必須加深的要求。然而,鉆井平臺結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管線、閘門、導流口等都需要調整。開工在即,這么大的現場工作量,沒有廠家愿接這“燙手的山芋”。“不行咱自己干?”時任工長的羅澤民向經理請命。他帶著焊工,一邊勘查現場,一邊研究圖紙、畫設計圖、討論修改方案、切割、焊接、調整高度角度、吊裝,常常誤了飯點。工人們也很給力,當時試油人員少,一個蘿卜一個坑,但只要需要,報話機一喊,準能湊齊人手。經過33天,鉆井液循環槽升級改造工程終于完工,解決了國際反承包合作中“卡脖子”的大難題。
圖為羅澤民將平臺現場遇到的難題,作為攻關的課題。
這些年,羅澤民參與完成國家級創新成果2項、省部級創新成果25項、實用新型專利33項,發表論文30篇,30多項成果獲得推廣應用,解決現場技術難題500余項,創效2000余萬元。
孵化更多“鐵軍工匠”
海洋鉆井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高技能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早在2018年,羅澤民就創建了石油鉆井工綜合訓練室,在海洋鉆井公司的鼎力支持下,為鉆工們建了一個“家”。
羅澤民自己撰寫教學課件,將多年的鉆井經驗傾囊相授,還帶著大家異地觀摩學習,現場攻關解難題,并承接勝利石油工程技能鑒定考核、技術比賽賽前培訓任務。他參與編寫的《石油鉆井工》《石油工程基礎》等成為指定教材,全國同行慕名而來組團參加培訓。近年來,他培訓人員近5000人次;所帶徒弟中,50多人次在各類比賽中摘金奪銀,67人走上關鍵崗位成為技能骨干;他的工作室被評為中國石化示范性工作室。
圖為羅澤民銳意創新取得國家專利30,多項創效2000多萬元.
2023年,為適應海洋鉆井裝備數智化升級新形勢,羅澤民把工作室搬上平臺,建立多個流動職工創新工作室,發揮核心成員作用,集智攻關解決現場問題數十項。勝利十號平臺塢修安裝鉆井自動化設備,羅澤民帶著工作室成員趙富、鐘凱,與廠家現場溝通,大到方案修改、現場吊裝,小到管線走位、接頭適配,全程參與。奮戰70天,成功將勝利天工鐵鉆工、機械手、排管機等6項自動化設備安裝到位。在試運行過程中,他們不分白班、夜班,手把手教,班組很快完成人機磨合。沒承想,還是出了問題,埕北273-9第一口井三開施工,更換4寸小直徑鉆具,按照廠家提供的數據調整后,上扣器還是抱不住鉆具,一上扣就打滑。趙富分析,應該是鐵鉆與井口中心距不夠,果斷通過司鉆房控制屏,將參數往前調了1厘米,問題迎刃而解。2024年初,引進的新勝利三號平臺采用先進的喀麥隆鉆井包,羅澤民帶領陳璽、王凱等骨干,邊調試、邊編制中文操作手冊,方便了員工快速掌握動作要領。
圖為羅澤民手把手帶徒67人走上關鍵崗位,成為技能骨干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羅澤民榮獲,全國技能競賽“金牌教練”、“齊魯首席技師”、中國石化“技術能手”、石油工程公司“鐵軍名匠”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