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毛片免费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_一级黄色视频网页 -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中國科技縱橫 中國科技縱橫雜志社官方網站
熱點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 能源科技

關注“五度” 讓課堂“活”起來 ——英語教學中人文性滲透策略

2024-01-29 09:48:00    來源:能源科技

馬銘陽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

 

?要 :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英語教育應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但在實際教學中因升學壓力,許多教師仍以講授知識為主,忽略了人文性,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很難實現。基于此,本文從五方面闡述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性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教學;新課標;人文性;策略;“五度”

中圖分類號:G623.31;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23)24-0018-03

 

0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稱《新課標》)強調,“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一線教師授課時仍以知識傳授為主,忽略了對學生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及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很難實現。為此,教學中在重視英語課程工具性的同時,也應重視人文性,以便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

怎樣在教學中滲透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呢?筆者認為應關注“五度”,讓課堂“活”起來。

1以生為本,讓和諧的課堂有溫度

“親其師,信其道?!庇袦囟鹊慕逃艜虚L久的回聲。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課堂上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適量,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狀態,再以此調整自己的教學。

同時,要創設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師生關系融洽,教師能關注到每一個個體,并及時給予評價鼓勵,能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有安全感,思維才會更敏捷活躍,學習效果才更好。教師和顏悅色,學生才會心理放松;教師坦誠相待,平等相處,學生才會懂得自律尊重;教師善于發現鼓勵,注重過程性評價,學生才會建立自信,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必是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雙眼與嘴巴的課堂,是使學生善思、敢做、會察、健談的課堂,也是讓學生在“趣中學、玩中學、美中學、樂中學”的課堂。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他們愿學、樂學、會學、善學的品質,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會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熱心關注學生,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鼓勵;面對學生的缺點,學會理解寬容,并能巧妙提醒學生。期待并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進步,都能成才,讓學生在尊重、關愛、激勵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這樣的課堂才是眼中有“人”的課堂,也才是因尊師而信道的課堂,更是有交流有碰撞,有溫度有回聲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會學會如何與人溝通相處,從而讓他們終身受益。

2學用結合,讓實踐的課堂有廣度

《新課標》強調“英語課程要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在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中激活已知的學習方式”,“堅持學用結合,引導學生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加深理解并初步應用?!边@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所學語言,“用英語做事情”,建立起符號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引發他們去思考,質疑,探究,進而拓展課堂的廣度,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能力。

課堂上可組織口頭描述、小組討論、同伴交流、角色扮演、組內辯論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使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在學生的討論與表達中被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交際中得意趣,在情境中塑真情。

還可以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用結合,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如學習Where can I find……?”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商場購物”的情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自己可能在商場中發現的物品,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得到提升。還可以開展英語專題或課題展覽,如講到某一國家,可以讓學生找一下地球儀中該國的位置,勾勒一幅該國國土輪廓的畫作。學生自覺通過報刊、影視、網絡等多種途徑搜集一些該國家的圖片和文化知識,了解其風俗習慣,增強感性認識[2]。

教師也要提醒學生,要在生活中練就學習英語的慧眼。關注身邊用中英文雙語標注的各種物品的說明書,欣賞影視中的英文節目和原聲電影,留心校園里用英文書寫的課表墻報,聽英文歌曲,閱讀英文刊物……當學生注意到這些,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會油然而生。

教師適時的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擴大課堂廣度,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定會使學生對英語的洞察力和敏感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而這種提升,必將為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奠定堅實的基礎。

3關注思維,讓思辨的課堂有深度

“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保ā缎抡n標》)而要促進創新思維,課堂上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問題意識、平等交流的習慣和批判性思維,讓思辨的課堂有深度。

讀文章,可以先讓學生根據文題預測文章內容,形成閱讀期待,再帶著疑問閱讀并驗證自己的預測,培養學生的分析、推測、假設、驗證等思維能力。

學習文章時,教師可問學生:Why did he/she do this?”“If you were he/she,what would you do? “Do you know of any other ……?”讓學生由文本聯想到自己,再由自己聯想到自己的積累、閱歷,一步步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發散思維能力[3]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討論可以啟思,爭論可以明理,辯論可以長才,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問,給他們“爭吵”“討論”“說話”的機會,提倡“思維”亮相,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模糊點上思考,在動情點上探究,在疑難點上深挖。猜標題,說感受,談見解,創造性地復述文本,對文章觀點展開辯論……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思維的火花碰撞起來,讓學生的創造個性被呼喚出來。學生在交流中,將學會理解和包容,懂得甄別和批判;在辯論過程中,碰撞思維,啟迪智慧,培養人文素養,讓思辨的課堂呈現理性的光芒。

4了解差異,讓人文的課堂有厚度

語言是傳遞人的內心世界、品格、特性、價值觀念的橋梁。沒有單純的語言學習,因為“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新課標》)”因此,了解文化差異,對學好外語至關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拓展學生的文化背景,增加課堂的厚度,以避免因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

如講hospital時,文本中有一位胖女士去看醫生,女士:I'm not feeling well.”醫生說:“You're eating too much.”而不說“You’re too fat”,原因在于西方文化認fat”對女性帶有冒犯性,含貶義;而在中國文化中,“胖”則有“發?!敝?,含褒義。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可以提高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感知力,以便更準確地表情達意。

再如讓學生翻譯Four tigers of Asia”,學生基本都會說“亞洲的四只虎”,教師由此引出“龍”文化?!褒垺笔侵袊说木駡D騰,在西方人眼中卻是邪惡和兇殘的象征,因此,當他們評價亞洲最發達的四個國家和地區時不說“Four dragons of Asia”,而是說“Four tigers of Asia”,即我們所說的“亞洲四小龍”。通過具體的例子,讓學生明白語言是有民族性的,了解差異,了解背景文化,才能更好地學好外語,才能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幫他們樹立跨文化交際的信心。

而能進行跨文化交際的人,也必定是一個借由語言學習,獲得了多種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人,這樣的人很可能是開放且包容的,更易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更易受人歡迎??梢?,注重文化差異、有文化積淀的課堂,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人文思想,學生融于其中,終身受益。這樣的課堂,也必定是有溫度,有厚度,有回響的課堂[4]

5設境遷移,讓創新的課堂有高度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學生精神世界尤為重要。”為此,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要創設英語自主性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大膽發問,標新立異,敢于創造,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創新的課堂有高度。

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獨立探索、合作實踐、交流碰撞的機會。設計問題,突出開放性、延展性;組織活動,注重發散性、多維性;創設情境,力求多元性、豐富性。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交流情境、想象情境、游戲情境等多種情境模式下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議一議、說一說、辯一辯,培養其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如在進行句型What can you do”教學時,教師可以加上where /how/why”讓學生深入思考“做什么”“在哪做”“怎么做”“為什么做”,同時可以轉換場景,讓學生說出在hospital 、street、 school、 family 、shop、 park 、zoo……不同地點,自己可能做的事情及做事方法、緣由,以此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5]。

創設追本溯源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一邊閱讀分析,一邊推理討論。閱讀時,圈點勾畫,深入思考;質疑處,深入挖掘,勇于探索;尋根時,轉換思維,拓展思路;討論中,相互切磋,達成共識;辯論時,袒露思想,敢于亮劍。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獨特性,使其打破思維定勢,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掌握了方法,既能獨立思考,又能交流探究。在與文本和作者的對話中,實現情感交流與思維碰撞;在與同學的研討辯論中,激發靈感,發展創新性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讓創新的課堂有高度[6]

6結語

時代對英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超越學科本位,做人的培養。一堂讓人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受益匪淺的課,必定是有深度、有廣度的,還應是有高度、有厚度的,更應是有溫度的。教學中,只有關注這幾“度”,將其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才能“活”起來。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在“工具性”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在“人文性”的指導下,培養學生與自我和世界和諧相處的能力,學生必將受益終身。唯其如此,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得以提升,“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張強.英漢語動物詞文化語義對比[D].長春理工大學, 2010.

[4] 王志俊.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J].名師在線,2019(10):15.

[5] 陳剛.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J].海外英語,2020(10):76-78.

[6] 梅德明.正確認識和理解英語課程性質和理念—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闡述[J].教師教育學報,2022(3):13-15.

 

 

Focus on Five Dimensions Make the Class an Active One

——Strategies for Humanistic Infiltr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A Mingy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 stresses tha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give equal weight to humanity and instrumentality". 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many teachers still focus on teaching knowledge and ignore the humanity due to the pressure of promotion,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rategies of infiltrating humanit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from five aspects,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 humanity;strategies;"five dimensions"

電話: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歸中國科技縱橫所有

《中國科技縱橫》雜志社 京ICP備18024177號-1 ICP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