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甘為一縷科技光 ——記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劉春斌
2023-09-18 16:28: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胡彥峰?范?榮?馬蜀娟?攝?影?孔德博
他奮戰在測井一線,不斷開展工藝創新,共完成復雜井項目施工數百井次、工藝革新近百項、創造產值4000余萬元。他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百項優秀“五小”成果,本人也先后榮獲“陜西省杰出能工巧匠”“陜西省十大杰出工人”等多項殊榮。他就是現任中油測井生產測井中心第一項目部工藝組長,同時擔任陜西省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中國石油集團測井專業技能專家劉春斌。
一個創新:初心背后的堅守
已在施工現場奮戰20個晝夜的劉春斌,匆匆返回基地,工服都沒顧上換,就帶著現場試驗獲取的數據,一頭扎進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忙活起來。
“環保型膠囊同位素”進入最為關鍵的定型試驗階段,劉春斌全身心投入到儀器調試當中,不知不覺又干到深夜。
支部書記李擁軍說,工作室里那盞夜晚常亮的燈,就如同劉春斌胸前常年佩戴的那枚黨徽,格外耀眼,給人信心和力量。
“我們把問題都解決好了,現場施工的隊員們就會節省不少力氣,我們的工作才更有意義!”劉春斌常在創新工作室教導他的徒弟,并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老黨員的責任。
在劉春斌看來,創新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身為黨員要能經受住各種困難的考驗,危急時刻站得出、關鍵時候沖得上、緊要關口拿得下。
2012年,大斜度產出剖面測井成功率低的難題給測井生產帶來了很大困擾,只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可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更好地保障油田生產。
“我來試試。”劉春斌發現這一問題后主動請纓,扛起重擔,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技術攻關的4個月中,他整日埋首于工藝工房試制各種環空井下工具,加班加點查資料、潛心鉆研做設計,一遍又一遍試驗樣品。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艱辛的探索,改進后柔性加重和馬籠頭制作完成并現場實驗成功,隨后的配套設備研發成果也都取得了明顯效果。
看到這個結果后,劉春斌高興極了,幾乎忘記了在每天繁重工作下逐漸加重的腰痛。劉春斌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疾病,研發中的久坐久站都會加重他的腰痛,他只能利用研發間隙在工藝工房走動來緩解,卻從不將這些辛苦告訴同事們。
為了這項工藝技術的改進,劉春斌隨作業隊前往產液剖面作業現場解決問題70余井次,完成產液剖面測井40余井次,在一年的時間內將定向井過環空產出剖面的下井成功率從8%提高到了88%,而他整個人卻瘦了一大圈。
一句承諾:不達目的誓不休
劉春斌面對工藝創新工作時,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強,因此,“認死理”“軸”也成為了同事們對他的肯定。
2015年,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對測井生產提出更嚴格的環保要求。為了杜絕測井現場溢流污染,劉春斌一門心思研制控制溢流裝置。
他找遍了國內現有的幾十種防溢流方法,從中尋找思路,探索設計適合生產測井的工藝。針對每一個設計思路,他都會提前預判在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再提前做好解決方案。
那段時間,他每天在作業現場一待就是十多個小時。每當遇到難題時,他就一個人坐在井場外,反復思考改進措施,不斷地修改設計圖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經常忘記吃飯和休息。他晚上回到測井基地時都已經是深夜了,卻還要繼續在辦公室總結當天遇到的問題。
劉春斌經歷過多次失敗,從教訓中不斷改進實現突破,通過100多次實驗終于找到了簡單有效、低成本高回報的解決方案,完成設備的研發、調試及推廣,該技術在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那段時間,他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5小時。
一項技術:主動擔當的使命感
劉春斌常說:“我要在有限的職業生涯中盡我所能讓測井施工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能夠為鐘愛的測井事業付出,我感到很滿足。”這是黨員的使命所在,更是他孜孜以求的初心。
2017年,劉春斌在一次前往測井現場提供技術支持的時候,了解到吸水剖面炸藥式同位素釋放器釋放成功率低,且使用的火工品存在管理風險高和成本大的問題,他又一次主動承擔起了工藝改進的任務。
“既然發現了問題,那就必須解決它!”那一天在作業現場,劉春斌目光堅定地說。黃土高原粗獷的氣候條件在劉春斌臉上刻出了一道道皺紋,也養成了這名西北漢子堅毅執著的性格。
劉春斌對炸藥式同位素釋放器展開鉆研,總結現有的問題癥結和解決方法,設計電機彈射式推進機構,繪制新的電機彈射式同位素釋放器設計圖紙,保留了推進機構觸發的快速性,避免了炸藥式推進機構存在的風險和不穩定性,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實現了產品的升級換代。
5個月后,以劉春斌為主研制的電機彈射式同位素釋放器樣機定型并成功試驗,隨后便在生產測井中心全面推廣,實現了同位素項目施工的安全環保。
在創新創效的同時,劉春斌投入精力傳承技術工藝,為更多的年輕人壓擔子、扶梯子、搭臺子。他借助創新工作室這一平臺,培養新入職技術人員50余人、技術骨干5名,均奮斗在測井一線,為生產測井技術的提升和完善作出了突出貢獻。
30載春秋,劉春斌腳踏實地磨礪工匠精神,攻堅啃硬誓破工藝難題,創新創效碩果累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